計畫
故事
鬼
活動
計畫緣起
在台灣民間信仰的脈絡中,「冥軍桌」儀式呈現了獨特的文化協商——透過溫王爺 [ 神 ] 與外國亡魂 [ 鬼 ] 的「靈體」對話,反映了在地居民如何詮釋與轉化歷史創傷。在這樣的信仰實踐中,人類不僅是儀式的執行者,更是意義的賦予者,巧妙地透過神鬼之間的協商,建構出安頓異鄉鬼魂的文化機制。
從文化研究的視角來看,「靈異敘事」在人類面對未知時,時常扮演重要的調節機制。古人面對日食時,想像天狗吞噬太陽,發展出敲鑼打鼓的驅邪儀式;水域中的溺斃事件,則轉化為水鬼「抓交替」的傳說,衍生出划龍舟等驅邪祭儀。這些例子顯示,即使在當代科學可以解釋各種現象的情況下,人類依然需要儀式作為情感寄託與社群連結的媒介。在這個脈絡下,靈異敘事可被視為社會結構的隱喻,反映特定時空下的集體焦慮與需求。隨著社會型態轉變,許多傳統信仰儀式雖然式微,但其中蘊含的文化智慧並未消失。
本研究計畫由藝術家林思含於2023年末啟動,聚焦於台灣澎湖群島一項獨特的文化儀式:「冥軍桌」。此祭典在農曆七月(鬼月)期間舉行,其目的在於祭祀異鄉亡魂。此民俗實踐可追溯至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,當時東亞與東南亞地區成為國際角力的戰場,致使無數軍士客死異鄉,魂魄游移於異地。
然而,儘管「冥軍桌」蘊含深厚的文化意涵,卻因長期被主流歷史敘事所忽視而鮮為人知。同時,在現代化進程的衝擊下,傳統祭儀程序正面臨簡化的危機。本計畫試圖將此無形文化遺產重新置入當代論述脈絡中,企圖在全球化敘事框架下,為其建構更具體而微的詮釋空間。
研究計畫以蛇頭山為起點,透過一系列訪談深入探討,對象包含在地歷史學者、社會學家、居民以及2024年「冥軍桌」儀式的主祭者。在這些逐漸簡化的儀式消逝之前,計畫除了以紀錄片的形式加以保存,更設計了跨文化的藝術實踐,試圖在當代語境中重新詮釋這段歷史記憶。
最終,異鄉亡魂對地方祭儀的深層影響,在影像紀錄與當代藝術實踐的並置中展現。透過將無形文化轉化為可見的具體形式,本研究計畫得以揭示這段隱匿的歷史。
計畫實踐
藝術家林思含作為計畫發起人, 將三組作品定位為三隻「荷蘭鬼, 透過接力式的兩輪創作機制展開對話。
第一階段
三位台灣創作者以「冥軍桌」儀式為切入點、探索植物地景, 飲食文化與海洋生態等多重面向。藝術家們各自沿著獨特的敘事路徑, 以當代語彙顯化這段歷史中被隱匿的細節, 將田野調查轉化為藝術創作。
參與藝術家 林思含, 林文萱, 姜秉汎與莊翔晴
第二階段
三位荷蘭藝術家被限制在荷蘭當地, 僅能透過台灣創作者的研究成果與作品進行消化與回應。這種隔空想像的處境, 恰如當年澎湖居民面對異文化時的情境, 形成了一種歷史性的映照。
參與藝術家 Wessel Verrijt, Jonat Deelstra, Stef Veldhuis [ 依配對順序 ]
兩階段設計凸顯了兩地藝術家的地域對立,卻也在創作機制中翻轉了主動/被動的文化權力關係,重構為一場關於「想像」與「詮釋」的跨域對話。這些作品成為亡魂寄居的媒介,透過在荷蘭展場中的儀式性展現,讓靈體跨越地理界限重返故土。
這樣的跨域實踐透過三種不同的敘事路徑,如同三篇「鬼故事」的展開,讓創作者個人的觀察得以對映集體的異象,使主觀的體驗能夠映照群體的記憶。荷蘭觀眾在展覽空間中,得以循著這三條路徑,細細品味文化與歷史的幽微淵源。從而在全球化的語境中,反思文化身份認同的多元可能——正如當代荷蘭從其殖民歷史中汲取教訓,發展為重視文化包容的多元社會,這段跨越四百年的時空對話,為雙方開啟了新的理解與連結。
展覽設計
整體場域化身為一場游走於有形與無形維度的劇場,以「主體」與「靈體」的動態關係為核心敘事,映照台灣與荷蘭的歷史軌跡。空間配置上,中央置放了一張紅色巨型供品桌,作為祭儀劇場的核心舞台,三組台灣與荷蘭創作者的六件作品以祭品之姿環伺四方,而此配置所形塑的負向空間,創造出一條引導觀眾環繞體驗的儀式路徑。
在展覽的系列活動中,這座圓形供桌更轉化為凝聚社群的媒介,時而作為論壇講者闡述思想的平台,時而化身為饗宴活動中賓主對話的餐桌,使儀式性場域延伸至當代社群互動的層面。
每位觀者踏入空間中,將獲得一個紅色圓枕——象徵傳統祭祀中盛放供品的盤子。接著,當觀者將圓枕置於供品桌並就座,無意識間完成了一場自我獻祭的儀式。在此時空中,整個展場轉化為一個供「靈體」觀看的劇場,所有存在物都被解構為平等的精神體,超越了國族、疆界與標籤的區隔。觀者既是祭品,亦為享祭者,同時成為獻祭的主體與客體,在此衍生出無盡的存在辯證。
團隊
計畫總監, 製作人, 專案統籌
林思含
副統籌
林文萱
展覽設計
林思含
網站開發
えっと
影像製作
楊彼特
音樂製作
蕭鼎睿
文字編輯
Isa
社群媒體管理
蕭綿廷
支持 主辦單位
荷蘭創意基金會 [ Stimuleringsfonds Creatieve Industrie ]
新研究所 [ Het Nieuwe Instituut ]
合作單位
荷蘭在台辦事處
[ 2024台荷創新與文化交流年 ]
橋洞
補助單位
文化部
澎湖縣政府文化局
場地支持
媒體藝術中心 [ Mediamatic ]
歷史視野與研究意義
歷史不僅是過往事件的記錄,更是人類集體經驗的再現。這種再現必然帶有真實性,因為它涉及對人類處境的判斷,而這種判斷無法脫離過去連貫的經驗。因此,歷史敘事不僅是故事的講述,更是在特定標準下對真實的重構,旨在提升讀者對所處世界的判斷力。
本研究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,透過澎湖的民間信仰「風櫃冥軍桌」這一獨特的文化窗口,窺探多重文化在此地的互動軌跡。看似微小的文化習俗,往往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重要橋樑,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依然能夠觸摸到歷史的脈動。
地理空間
歷史事件
1604年,韋麻郎 [ Wybrand van Warwijck ] 率領荷蘭艦隊首次抵達澎湖,這次行動標誌著荷蘭勢力首次進入澎湖水域。雙方在船上進行談判,這次接觸展現了不同文明體系在處理海洋權益時的態度與方法。
1622年至1624年間,荷蘭在風櫃尾建立堡壘的嘗試標誌著權力較量進入實質階段。他們選擇在此處建造稜堡,不僅是為了監控對岸的馬公港,更重要的是控制整個澎湖水道的航運。這次佔領不僅是軍事行動,更是荷蘭試圖重組東亞貿易網絡的具體表現。最終在1624年,在與大明經過長達八個月的對峙後,荷蘭選擇轉進台灣,並在大員 [ 今台南安平 ] 建立了熱蘭遮城,開啟了他們對台灣長達38年的統治。雖然荷蘭人表面上離開澎湖前往台灣,實際上澎湖的媽宮港以其優越的地理環境,持續扮演著荷蘭統治台灣時期商船往來、貨物運輸的重要轉運站。這場衝突不僅在區域殖民史上留下重要印記,更形塑了澎湖與台灣後續的發展脈絡。
第一個層次的歷史記憶來自17世紀的荷蘭人。1661年,荷蘭將領雅各布・考 [ Jacob Caeuw ] 率軍抵達澎湖,企圖解救被圍困的荷軍,在此發生激烈衝突。同年,約80名荷蘭水手為尋找食物登陸時,遭到鄭成功部隊襲擊,導致36名荷蘭士兵喪生。這些異鄉人的亡魂,成為蛇頭山最早的外國幽靈。
兩個世紀後,1885年的清法戰爭在此地展開新的歷史篇章。當年,戰線從越南延伸至台灣,法軍佔領澎湖。雖然初期的戰鬥傷亡有限,但惡劣的衛生條件引發霍亂疫情。根據當時軍醫的回憶錄,短短兩個月的佔領期間,近300名法軍病逝於此。後續又有數百具遺體從其他區域被轉移至蛇頭山一帶。
20世紀初期,第三個重要事件在此發生。1908年,日本軍艦松島號在馬公港海域發生火藥庫爆炸事故而沉沒,造成二百餘名官兵罹難。數遺體隨著洋流漂至風櫃西滬港,成為此地歷史記憶的一部分。
今日的蛇頭山,在地方口述歷史中被稱為「死番仔城」[ 一種直觀且粗俗的在地口語稱呼,台語羅馬拼音:sí-huan-á-siânn ],反映了當地居民對這些異國軍隊歷史記憶的保存。三座異國慰靈碑並立於此:荷蘭的「蛇頭山風櫃荷蘭城堡遺址」、法國的「澎湖法軍殉職紀念碑」和日本的「日本松島艦沉船紀念碑」,共同見證了這片土地上跨越三個世紀的歷史事件。這些紀念碑不僅記錄了歷史,更成為了今日「風櫃冥軍桌」祭祀儀式的歷史基礎。
信仰文化
從此,冥軍桌 [ bîng-kun-toh ] 便成為普渡盛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這些來自法國、日本、荷蘭等國的異鄉亡魂,擁有獨立於傳統供品區的專屬祭拜桌,特意設置於宮廟旁。透過民間信仰,澎湖居民與這些跨國界的亡魂建立起了和諧共處的協定關係。
在與儀式翻譯法師 [ 負責解讀乩童所傳達的神明訊息 ] 顏永陸先生的訪談中,一份手抄的日文清單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參照。清單詳列了各式祭品:生魚七斤、生牛肉四斤、雞蛋二十粒、白糖、味素、醋、豆油、米酒、哇沙米、汽水六罐、酒六罐、吐司十條、香煙一條、打火機十個、四色餅十二包、四色糖果十二包、香蕉七斤、四種水果 [ 每種六斤 ]、羊隻一隻、小百金七支、草鞋三雙以及瓜子三包。然而,當代祭祀現場所見的供品數量已大幅簡化,甚至不見草鞋的蹤跡。
這些祭品反映了在地人對異國飲食文化的想像:哇沙米配生魚對應日本習慣,吐司配生牛肉則被視為典型的西方飲食。豐富的零食、酒品與香煙,不僅體現了風櫃里居民對這些異鄉亡魂的撫慰之意,也展現了文化記憶在地方社會中的轉化。
這使得冥軍桌在兩座廟宇各自延續,形成獨特的祭祀模式:三官殿選在一般普度的農曆七月中旬舉行,而溫王殿則將儀式結合王爺誕辰慶典,安排在七月下旬。隨著與王爺誕辰慶典的結合,溫王殿的祭典仍保存較為完整與隆重的儀式規模,逐漸成為風櫃里此項儀式的主要場所。2024年的田野調查記錄到一個有趣的現象:三官殿舉行儀式時(農曆七月十五日,國曆八月十八日),王爺降乩表達對祭品準備不夠豐盛的不滿。為此,居民特地在溫王殿的祭典(農曆七月二十六日,國曆八月二十九日)準備更加豐盛的祭品,作為一種彌補。不同於其他馬公市的里,這樣的時間錯開,不失為一個讓風櫃里居民有機會再次安撫亡魂的契機。
⚬ 普度儀式通常以村里為單位舉辦,澎湖縣馬公市轄下共有三十三個里,冥軍桌是風櫃里獨有的普度儀式。
透過研究這項獨特的民間信仰,我們得以觀察在地社會如何透過宗教儀式來詮釋與保存歷史記憶,同時也為當代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考維度。這正是本研究計畫希望達到的核心目標:讓歷史成為理解現在、展望未來的重要參照。
計畫
故事
鬼
活動
計畫緣起
在台灣民間信仰的脈絡中,「冥軍桌」儀式呈現了獨特的文化協商——透過溫王爺 [ 神 ] 與外國亡魂 [ 鬼 ] 的「靈體」對話,反映了在地居民如何詮釋與轉化歷史創傷。在這樣的信仰實踐中,人類不僅是儀式的執行者,更是意義的賦予者,巧妙地透過神鬼之間的協商,建構出安頓異鄉鬼魂的文化機制。
從文化研究的視角來看,「靈異敘事」在人類面對未知時,時常扮演重要的調節機制。古人面對日食時,想像天狗吞噬太陽,發展出敲鑼打鼓的驅邪儀式;水域中的溺斃事件,則轉化為水鬼「抓交替」的傳說,衍生出划龍舟等驅邪祭儀。這些例子顯示,即使在當代科學可以解釋各種現象的情況下,人類依然需要儀式作為情感寄託與社群連結的媒介。在這個脈絡下,靈異敘事可被視為社會結構的隱喻,反映特定時空下的集體焦慮與需求。隨著社會型態轉變,許多傳統信仰儀式雖然式微,但其中蘊含的文化智慧並未消失。
本研究計畫由藝術家林思含於2023年末啟動,聚焦於台灣澎湖群島一項獨特的文化儀式:「冥軍桌」。此祭典在農曆七月(鬼月)期間舉行,其目的在於祭祀異鄉亡魂。此民俗實踐可追溯至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,當時東亞與東南亞地區成為國際角力的戰場,致使無數軍士客死異鄉,魂魄游移於異地。
然而,儘管「冥軍桌」蘊含深厚的文化意涵,卻因長期被主流歷史敘事所忽視而鮮為人知。同時,在現代化進程的衝擊下,傳統祭儀程序正面臨簡化的危機。本計畫試圖將此無形文化遺產重新置入當代論述脈絡中,企圖在全球化敘事框架下,為其建構更具體而微的詮釋空間。
研究計畫以蛇頭山為起點,透過一系列訪談深入探討,對象包含在地歷史學者、社會學家、居民以及2024年「冥軍桌」儀式的主祭者。在這些逐漸簡化的儀式消逝之前,計畫除了以紀錄片的形式加以保存,更設計了跨文化的藝術實踐,試圖在當代語境中重新詮釋這段歷史記憶。
最終,異鄉亡魂對地方祭儀的深層影響,在影像紀錄與當代藝術實踐的並置中展現。透過將無形文化轉化為可見的具體形式,本研究計畫得以揭示這段隱匿的歷史。
計畫實踐
藝術家林思含作為計畫發起人, 將三組作品定位為三隻「荷蘭鬼, 透過接力式的兩輪創作機制展開對話。
第一階段
三位台灣創作者以「冥軍桌」儀式為切入點、探索植物地景, 飲食文化與海洋生態等多重面向。藝術家們各自沿著獨特的敘事路徑, 以當代語彙顯化這段歷史中被隱匿的細節, 將田野調查轉化為藝術創作。
參與藝術家 林思含, 林文萱, 姜秉汎與莊翔晴
第二階段
三位荷蘭藝術家被限制在荷蘭當地, 僅能透過台灣創作者的研究成果與作品進行消化與回應。這種隔空想像的處境, 恰如當年澎湖居民面對異文化時的情境, 形成了一種歷史性的映照。
參與藝術家 Wessel Verrijt, Jonat Deelstra, Stef Veldhuis [ 依配對順序 ]
兩階段設計凸顯了兩地藝術家的地域對立,卻也在創作機制中翻轉了主動/被動的文化權力關係,重構為一場關於「想像」與「詮釋」的跨域對話。這些作品成為亡魂寄居的媒介,透過在荷蘭展場中的儀式性展現,讓靈體跨越地理界限重返故土。
這樣的跨域實踐透過三種不同的敘事路徑,如同三篇「鬼故事」的展開,讓創作者個人的觀察得以對映集體的異象,使主觀的體驗能夠映照群體的記憶。荷蘭觀眾在展覽空間中,得以循著這三條路徑,細細品味文化與歷史的幽微淵源。從而在全球化的語境中,反思文化身份認同的多元可能——正如當代荷蘭從其殖民歷史中汲取教訓,發展為重視文化包容的多元社會,這段跨越四百年的時空對話,為雙方開啟了新的理解與連結。
展覽設計
整體場域化身為一場游走於有形與無形維度的劇場,以「主體」與「靈體」的動態關係為核心敘事,映照台灣與荷蘭的歷史軌跡。空間配置上,中央置放了一張紅色巨型供品桌,作為祭儀劇場的核心舞台,三組台灣與荷蘭創作者的六件作品以祭品之姿環伺四方,而此配置所形塑的負向空間,創造出一條引導觀眾環繞體驗的儀式路徑。
在展覽的系列活動中,這座圓形供桌更轉化為凝聚社群的媒介,時而作為論壇講者闡述思想的平台,時而化身為饗宴活動中賓主對話的餐桌,使儀式性場域延伸至當代社群互動的層面。
每位觀者踏入空間中,將獲得一個紅色圓枕——象徵傳統祭祀中盛放供品的盤子。接著,當觀者將圓枕置於供品桌並就座,無意識間完成了一場自我獻祭的儀式。在此時空中,整個展場轉化為一個供「靈體」觀看的劇場,所有存在物都被解構為平等的精神體,超越了國族、疆界與標籤的區隔。觀者既是祭品,亦為享祭者,同時成為獻祭的主體與客體,在此衍生出無盡的存在辯證。
團隊
計畫總監, 製作人, 專案統籌
林思含
副統籌
林文萱
展覽設計
林思含
網站設計
Marwan Ai Anaki
網站開發
えっと
影像製作
楊彼特
音樂製作
蕭鼎睿
文字編輯
Isa
社群媒體管理
蕭綿廷
支持 主辦單位
荷蘭創意基金會 [ Stimuleringsfonds Creatieve Industrie ]
新研究所 [ Het Nieuwe Instituut ]
合作單位
荷蘭在台辦事處
[ 2024台荷創新與文化交流年 ]
橋洞
補助單位
文化部
澎湖縣政府文化局
場地支持
媒體藝術中心 [ Mediamatic ]
歷史視野與研究意義
歷史不僅是過往事件的記錄,更是人類集體經驗的再現。這種再現必然帶有真實性,因為它涉及對人類處境的判斷,而這種判斷無法脫離過去連貫的經驗。因此,歷史敘事不僅是故事的講述,更是在特定標準下對真實的重構,旨在提升讀者對所處世界的判斷力。
本研究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,透過澎湖的民間信仰「風櫃冥軍桌」這一獨特的文化窗口,窺探多重文化在此地的互動軌跡。看似微小的文化習俗,往往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重要橋樑,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依然能夠觸摸到歷史的脈動。
地理空間
歷史事件
1604年,韋麻郎 [ Wybrand van Warwijck ] 率領荷蘭艦隊首次抵達澎湖,這次行動標誌著荷蘭勢力首次進入澎湖水域。雙方在船上進行談判,這次接觸展現了不同文明體系在處理海洋權益時的態度與方法。
1622年至1624年間,荷蘭在風櫃尾建立堡壘的嘗試標誌著權力較量進入實質階段。他們選擇在此處建造稜堡,不僅是為了監控對岸的馬公港,更重要的是控制整個澎湖水道的航運。這次佔領不僅是軍事行動,更是荷蘭試圖重組東亞貿易網絡的具體表現。最終在1624年,在與大明經過長達八個月的對峙後,荷蘭選擇轉進台灣,並在大員 [ 今台南安平 ] 建立了熱蘭遮城,開啟了他們對台灣長達38年的統治。雖然荷蘭人表面上離開澎湖前往台灣,實際上澎湖的媽宮港以其優越的地理環境,持續扮演著荷蘭統治台灣時期商船往來、貨物運輸的重要轉運站。這場衝突不僅在區域殖民史上留下重要印記,更形塑了澎湖與台灣後續的發展脈絡。
第一個層次的歷史記憶來自17世紀的荷蘭人。1661年,荷蘭將領雅各布・考 [ Jacob Caeuw ] 率軍抵達澎湖,企圖解救被圍困的荷軍,在此發生激烈衝突。同年,約80名荷蘭水手為尋找食物登陸時,遭到鄭成功部隊襲擊,導致36名荷蘭士兵喪生。這些異鄉人的亡魂,成為蛇頭山最早的外國幽靈。
兩個世紀後,1885年的清法戰爭在此地展開新的歷史篇章。當年,戰線從越南延伸至台灣,法軍佔領澎湖。雖然初期的戰鬥傷亡有限,但惡劣的衛生條件引發霍亂疫情。根據當時軍醫的回憶錄,短短兩個月的佔領期間,近300名法軍病逝於此。後續又有數百具遺體從其他區域被轉移至蛇頭山一帶。
20世紀初期,第三個重要事件在此發生。1908年,日本軍艦松島號在馬公港海域發生火藥庫爆炸事故而沉沒,造成二百餘名官兵罹難。數遺體隨著洋流漂至風櫃西滬港,成為此地歷史記憶的一部分。
今日的蛇頭山,在地方口述歷史中被稱為「死番仔城」[ 一種直觀且粗俗的在地口語稱呼,台語羅馬拼音:sí-huan-á-siânn ],反映了當地居民對這些異國軍隊歷史記憶的保存。三座異國慰靈碑並立於此:荷蘭的「蛇頭山風櫃荷蘭城堡遺址」、法國的「澎湖法軍殉職紀念碑」和日本的「日本松島艦沉船紀念碑」,共同見證了這片土地上跨越三個世紀的歷史事件。這些紀念碑不僅記錄了歷史,更成為了今日「風櫃冥軍桌」祭祀儀式的歷史基礎。
信仰文化
從此,冥軍桌 [ bîng-kun-toh ] 便成為普渡盛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這些來自法國、日本、荷蘭等國的異鄉亡魂,擁有獨立於傳統供品區的專屬祭拜桌,特意設置於宮廟旁。透過民間信仰,澎湖居民與這些跨國界的亡魂建立起了和諧共處的協定關係。
在與儀式翻譯法師 [ 負責解讀乩童所傳達的神明訊息 ] 顏永陸先生的訪談中,一份手抄的日文清單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參照。清單詳列了各式祭品:生魚七斤、生牛肉四斤、雞蛋二十粒、白糖、味素、醋、豆油、米酒、哇沙米、汽水六罐、酒六罐、吐司十條、香煙一條、打火機十個、四色餅十二包、四色糖果十二包、香蕉七斤、四種水果 [ 每種六斤 ]、羊隻一隻、小百金七支、草鞋三雙以及瓜子三包。然而,當代祭祀現場所見的供品數量已大幅簡化,甚至不見草鞋的蹤跡。
這些祭品反映了在地人對異國飲食文化的想像:哇沙米配生魚對應日本習慣,吐司配生牛肉則被視為典型的西方飲食。豐富的零食、酒品與香煙,不僅體現了風櫃里居民對這些異鄉亡魂的撫慰之意,也展現了文化記憶在地方社會中的轉化。
這使得冥軍桌在兩座廟宇各自延續,形成獨特的祭祀模式:三官殿選在一般普度的農曆七月中旬舉行,而溫王殿則將儀式結合王爺誕辰慶典,安排在七月下旬。隨著與王爺誕辰慶典的結合,溫王殿的祭典仍保存較為完整與隆重的儀式規模,逐漸成為風櫃里此項儀式的主要場所。2024年的田野調查記錄到一個有趣的現象:三官殿舉行儀式時(農曆七月十五日,國曆八月十八日),王爺降乩表達對祭品準備不夠豐盛的不滿。為此,居民特地在溫王殿的祭典(農曆七月二十六日,國曆八月二十九日)準備更加豐盛的祭品,作為一種彌補。不同於其他馬公市的里,這樣的時間錯開,不失為一個讓風櫃里居民有機會再次安撫亡魂的契機。
⚬ 普度儀式通常以村里為單位舉辦,澎湖縣馬公市轄下共有三十三個里,冥軍桌是風櫃里獨有的普度儀式。
透過研究這項獨特的民間信仰,我們得以觀察在地社會如何透過宗教儀式來詮釋與保存歷史記憶,同時也為當代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考維度。這正是本研究計畫希望達到的核心目標:讓歷史成為理解現在、展望未來的重要參照。